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我喜欢上了这件火红的衣裳

2017-11-19 马悦 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

写在前面的话——

        亲爱的读者朋友,大家好,欢迎收听由《中华合作时报·农村金融》推出的全新语音栏目——《朗读者·我为农信人朗读》,我是朗读者,中华合作时报记者马悦。

        本期,小马将为大家分享一篇来自浙江省常山县农村信用联社员工的文章,名字叫《我喜欢上了这件火红的衣裳》。

作者:浙江省常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 龚希

本期朗读者:中华合作时报记者  马悦


中华合作时报·农村金融



我喜欢上了这件火红的衣裳

龚希 | 文


不知不觉,在常山农信工作已满两年,伴随着的是常山农信“邻居银行”品牌的成长。


从一开始的提出,到它出现在我们的内部文件里、我们的外部宣传册里、我们的微信群里、我们的朋友圈里……“邻居银行”文化成为了我们工作生活的一部分,也渐渐地印在了常山百姓的脑海中,“好邻居”成了常山的网红名词。


在这个过程中,也让我这个“小毛丫头”得到了成长和蜕变。我很开心并且自豪地说:“我是见证者,更是参与者!”



记得2015年,我第一次穿上“红马甲”下乡开展“金融夜校”工作,内心是抗拒的,总觉得“做秀”的成份多于下乡入村的实质目的。


但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却渐渐喜欢上了这件“红马甲”。

哪里有需要,哪里有常山百姓,哪里就有我们“邻居银行”的身影。

我看到常山危旧房拆迁改造中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、抗洪救灾的第一现场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、炎热酷暑中为高温作业市民送清凉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、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、G20安全防卫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、国际慢城建设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……特别是今年入梅以来,常山县遭遇十年一遇的洪涝灾害。毁良田、塌房舍、断交通,大灾面前“红马甲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,与农民兄弟和小微企业并肩做战,一起转移物资,落实基地排水和清淤检查预防工作,与此同时,灾后重建贷款也紧急发放到位。


自从穿上这件红马甲,感动总在不经意间到来。


腿脚不便的姜大姐是桑园小区的住户,听说“红马甲”来社区举办“端午节包粽子慰问危旧房业主”活动,立马参与了进来,虽然腿脚不便依然坚持到了最后。她乐呵呵地说:“我家危房搬迁,是信用社的‘红马甲’赶来帮我,家里那么沉的冰箱也是你们齐心协力帮我从4楼搬下去的,你们就是我的好邻居!”


“红马甲”就是我的好邻居!听了姜大姐的话,我觉得身上穿的不仅仅是一件“红马甲”,而是一种责任,更是一种使命!哪里有需要,哪里就有我们的“红马甲”;哪里有常山百姓,哪里就有我们“邻居银行”的身影。在一次次公益活动中,我们收获到的是群众的笑容,更是他们的信任。


我发现,我开始习惯穿这件不一样的“红马甲”,习惯用它代表常山农信“邻居银行”的品牌文化。之前内心的“排斥”早已不复存在,我彻底喜欢上了这件火红的衣裳。



“带着责任做银行的事,带着情怀做百姓的事”。是“红马甲”文化激发了我们的使命感、凝聚了我们的归属感、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、赋予了我们成就感。

当一个品牌真正被员工接受认可并付诸行动之后,其拥有的强大力量是无穷的。

“一个邻居银行品牌、一件红马甲、一堂好邻居·金融夜校、一家好邻居▪丰收驿站、一张邻居卡、一项信贷方针、一张网格”,常山农信的“七个一”让我感受到“邻居银行”品牌文化的正确性、先进性和前瞻性。当一个品牌真正被员工接受认可并付诸行动之后,其拥有的强大力量是无穷的。


未来,我和我的同伴们还将穿着这件“红马甲”,出现在常山的大街小巷、出现在常山的乡间田野、出现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。只要我们坚持并且努力着,一定会在全面打造受人尊敬的“邻居银行”光辉大道上奋勇前进、一往无前!

 

本期朗读者


—— 马  悦 ——

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,我和新闻在路上;

当你看到我的时候,我和新闻在“纸”上。

她的微信:mybangbangtang2011


征集令

   寻找农信好声音!


  • 谁可以参与“朗读者·我为农信人朗读”?


全国各地关心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人士均可参与朗读,不受年龄、职业、地域等因素限制,只关乎你对农村金融事业的情怀。


  • 作品要求:


(1)用手机或者现有的专业录音设备,录制一篇以“农信人的故事”为主题的作品(相信我们,很多智能手机的录音效果超乎你的想象);录音请尽量使用普通话;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。


(2)录制前,请先录一段开场白,参考模式如下:大家好,我是(姓名),来自XX农商行/农信社,感谢关注《朗读者·我为农信人朗读》栏目,今天我为你朗读的作品题目为《XXX》作者是XX。

 

  • 投稿及联系方式:


(1)录制完成后,将音频和文字稿件发送至邮箱:chinancjr@126.com


(2)来稿请附上文字稿件、朗读者照片、姓名和联系方式(微信号/QQ号/手机号),邮箱标题为“《朗读者·我为农信人朗读》投稿”。


延伸阅读


1.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姥姥的“算盘经”(一篇让农信人感动的温情故事)

2. 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66岁,涅槃重生的农信社

3.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“干信贷,要有‘独家秘笈’”

4.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好一把“铁算盘”

5.【朗读者】我为农信人朗读:一个桂圆身边的一件“小事儿”




来源/中华合作时报·农村金融

主编/刘小萃 新媒体总监/李博 

编辑/叶青   制作/臧洪菊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